趣加游戏的第一款热门社交游戏《家庭农场》(Family Farm)2011年开始在Facebook上运营,自上线后注册用户数不断上升,用了10个月时间便达到了日均100万人的活跃度。2013年以来月收入稳定在200万至300万美元之间,每年的营收均能够实现翻番,目前的日活跃用户已达到千万级。趣加游戏首席战略官丹·菲登(Dan·Fiden)曾在接受海外媒体采访时表示,该公司日活跃用户的平均营收为0.08美元至0.10美元,而业内的平均数据仅为0.03美元至0.04美元。产 品:Family Farm, Happy Acres, Royal Story现在越来越多公司希望避开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,与Facebook合作推出新的产品,但是现在的进入门槛和竞争度都比四年前高得多,如何以全球的眼光和视角利用东西方资源做好游戏设计和运营,这可能是许多做海外市场的游戏公司面临的难题。钟英武在创业初期选择与Facebook合作的原因则更为顺理成章——他是第一批在Facebook上做应用的人。从2007年开始,钟英武就开始在Facebook上做一些类似于“抢车位”的应用。2008年,他带领团队开发了两款社交游戏产品,其中一款名为Birthday Cards的游戏当时的最好成绩是2008年Facebook月活跃用户第二名。钟英武发现,借助Facebook这样的平台做游戏内容,目标用户更有针对性,同时社交游戏在传播速度上也有先天的优势。社交游戏大多采用的是“免费上手、道具收费”的模式来进行赢利,这就意味着游戏的品质必须优秀,否则即使免费也没人愿意长玩。除了把握这些大方向,趣加游戏的本地化更多是在一些游戏的细节中做文章。比如12月5日是荷兰当地的圣诞节,趣加游戏就在《家庭农场》游戏在当天单独为这个国家的圣诞节设置了一个特殊的游戏任务;阿拉伯用户的书写习惯是从右往左,于是研发人员在开发游戏时会将文字和界面的显示从右边开始。常有欧洲的玩家误以为趣加一家德国公司,或者法国公司。有玩家曾给趣加发邮件,询问他们在法国哪个城市,想来参观。实际上趣加是一家在北京、旧金山、温哥华有办公室的游戏公司。利用分散在中、美、加三国的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系列获得成功的休闲游戏,并专注于培养地区性玩家的兴趣,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趣加游戏的国际化团队。正如上面所说,趣加的游戏不仅是法语化或者土耳其语化,而是在北京招募法国和土耳其员工,负责社区管理和客户支持团队的工作。钟英武坦言,在从2009年开始筹备创业时,其战略版图中就没有中国市场,他的第一桶金实际上来自于欧洲。欧洲有比较好的用户基础,比如法国和德国,这两个国家的用户收入较高,对平台游戏也有很大的兴趣。当时没有选择北美市场的原因是当时Zynga已经借助Facebook的快速增长占领了美国市场。进入欧洲市场之后的第一年,趣加的游戏在荷兰本土社交网站Hyves、德国的VZNetwork及Facebook上的日活跃用户排名都达到了第三。公司创立半年后就盈利了。目前趣加大部分收入都来自欧洲、中东和东南亚地区。做好不同国家和地区玩家的本地化并不容易。与其他市场相比,东南亚市场更接近中国市场,但是泰国和马来西亚的玩家又有一些区别,比如马来西亚的玩家很喜欢三国题材的游戏,而泰国玩家更喜欢小清新的休闲游戏,中东地区偏爱竞技性比较强的游戏,而欧美市场的主流游戏类型是策略性游戏。据介绍,目前趣加的300余名员工中超过40%为外籍员工,来自于20多个国家,外籍员工从管理层到程序、美术,渗透到每个层级。这个国际化团队从创立开始就具有着独特的DNA,不仅是技术团队需要国际化,趣加游戏的两个创始人中有一个是长期在旧金山工作的,而旧金山办公室的决策者则由一位美国人担任。“管理团队中的最高决策者也必须要全球化。”趣加作为发行商的优势在于,“我们非常懂游戏,无论是运营还是开发,我们能站在开发者立场上考虑问题,能够与开发者平等沟通,而很多发行商只是进行商务合作,长期以来就会产生很多问题,研发商也很难理解一些商业行为的修改。”钟英武补充道:“额外的利益是,合作的公司可以从我们身上学到很多全球化的东西。”趣加认为西方与国内获取用户的方式也不相同。在中国,用户大多被渠道所控制,社交平台的开放程度也与国外不同。趣加之所以在近期不考虑进入中国市场,是因为他们更适应海外的行业生态,未来一两年他们在海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,希望能够把更多的经验分享出来,而不是去进入另一个生态系统。目前趣加在Facebook的游戏开发商中排名第6,亚洲第一名,在欧洲和美国深受很多玩家的喜爱。公司外籍员工的比例较高,而且产品是针对海外市场,无论从内部沟通还是外部交流上而言,对英文水平必然是有要求的,所以很欢迎有海外背景的人才。从氛围上讲,是比较宽松的,公司还配备了数台游戏机。趣加实行弹性工作制,而且公司环境很舒适(见下图),适合上班累了看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