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曾经是创业者,是老“淘宝人”,从普通程序员做到淘宝的技术总监;他被别人尊为技术大牛,自己却认为只是生性内向,适合写代码;2014年,他离开了带给他光环的淘宝网,转投蘑菇街,再次成为一名“创业者”。
换家公司,技术的担子依然不轻
尽管加入蘑菇街只有短短一年,曾宪杰已经主导了很多工作:先是主导了蘑菇街的重要改版,让用户在蘑菇街开店的门槛比以前更低。紧接着,为了顺应蘑菇街社会化电商的战略,又带领技术团队将蘑菇街现有的“小店”和U店两个体系整合起来,并为蘑菇街的APP增加了许多相应的新功能。此外,作为技术副总裁的他,承担了很多基础架构工作。这些工作的效果显而易见:2014年双十一和2015年3月初蘑菇街流量峰值时系统出了不少问题,今年,经过曾宪杰带领的技术团队的共同努力,尽管交易规模远远超过去年,但是蘑菇街的系统表现堪称完美。
加入蘑菇街,并非曾宪杰第一次接触创业公司,早在加入淘宝之前,曾宪杰就曾经有过2年多的创业经历,各种脏活累活儿都干过,这显然为他日后带团队积累了不少“干货”。在淘宝,他做足7年,拿到技术总监头衔的同时,也见证了淘宝从一家创业公司到如今的互联网巨擘的全过程。就在去年,他却毅然放弃淘宝的高薪职位和成熟团队,再一次选择加入创业公司——刚刚完成D轮融资的蘑菇街。
为什么要离开淘宝?为什么再次选择成为一名创业者?曾宪杰毫不掩饰:再次成为创业者很美好!
曾宪杰认为,自己从不曾改变,而是一直追寻和坚持着一些不变的东西。他怀念那个自己记忆中有激情、有人情味的“淘宝”,而现在的蘑菇街,一如当年那个不断壮大的“淘宝”。
曾宪杰至今还记得自己刚刚加入淘宝的头几年,“那个时期带给我的东西使我的整个职业生涯受益,正是在淘宝的最初几年帮助我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。”曾宪杰回忆说。
真正使曾宪杰意识到自己做了正确选择的是一件小事。有一次,蘑菇街抽奖,公司拿出一小部分礼物抽奖过后,很多没得奖的员工很失望。正在此时,公司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很多的Ipad来让大家抽奖。从这件事中,曾宪杰看到了蘑菇街这家公司的人文关怀,而这正是他所熟悉的那个淘宝所拥有的情怀。
只有情怀当然不够,技术团队最终还是靠实力和责任说话。双十一之前,曾宪杰因为踢球受伤,一个多月没去公司办公。 当时尚在磨合期的团队,在他不在公司的情况下,齐心协力为双十一设计方案,直到双十一当日凌晨还在做线上调整和测试。最终,项目效果已大大超出曾宪杰的预期。至此,曾宪杰彻底放心:好的公司和好的团队,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了。
随着蘑菇街转型大幕的拉开,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这家公司源源不断吸收技术人才的“黄金期”。作为技术方面的老大,曾宪杰认为,比起员工的技术基础,个人的价值观更重要。后来者,是否契合蘑菇街“简单、开放、自由、专注”的价值理念至关重要。
曾宪杰毫不掩饰,蘑菇街是一家非常重视技术的公司,将来会把技术人员的占比,保持在60%。
而曾宪杰认为,凝聚这支庞大的技术团队的,将是平等、专注的氛围。对于技术人员,提倡以技术说话,永远追求最优的解决方案。
“我是一个管理者,但我更想做的是从方向上把控和引导,以及提供帮助和支持。”曾宪杰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