蘑菇街:社会化电商转型告捷,北京公司诚邀优秀人才
原创  •   •  招蜜


招蜜导读

蘑菇街成立于2011年,起初是一家专注于女性消费群体的导购平台,在导购领域有很高的用户粘度和购买转化率。2015年11月21日,蘑菇街刚刚宣布完成D轮融资,由平安创投领投,融资金额超过2亿美金。创业4年,蘑菇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化,在今年的双十一大战中,蘑菇街成交暴涨300%、移动端成交占比87.3%、商户放贷1亿,这标志着蘑菇街社交电商的生态圈已经初步建设完成。

不甘于现有成绩,蘑菇街于2015年5月5日在北京成立研发中心,作为技术人才的第二基地;随即在11月将北研成功升级为北京公司,作为蘑菇街在社会化电商领域内的创新服务基地,主要负责海外产品和社会化产品的研发、运营和推广。


产品:北京公司,社会化的蘑菇街要有国际范儿

蘑菇街曾经只是一个针对于女性的时尚社区,作为PC端的导购网站,形成大电商的流量入口。从2013年起,蘑菇街从导购型平台转型为垂直电商。前不久蘑菇街又开始了新一轮转型,定位于B2C+ C2C 的社会化电商,推出了7.0版的APP,通过“聊聊聊”、“逛逛逛”和“小店”等产品,帮助时尚达人开店,形成个人品牌社区。这为蘑菇街带来了新的客源,增强了用户粘性。


更具想象空间的是,蘑菇街已经开始了“把在中国做的事情再在海外做一下“的尝试,其拓展国际市场的产品-蘑菇(MOGU)已于近日发布!这是一款英文版的“蘑菇街“,在界面和外观上更为时尚,黑白色的Logo底色试图还原“高街”范儿,支持用户通过Facebook和Twitter登陆,更符合国外用户的社交习惯。值得一提的是,习主席10月份访英之际,蘑菇街CEO陈琪先生也受英国贸易投资总署邀请同期访英,并签署重要合作文件。

运营:从入口走向生态,社会化电商大变局

创业四年的蘑菇街,经历了5次转型,CEO陈琪仿佛带着一个能够“预见未来”的团队,每一次转型都能契合时代的变迁,且完全没有蛰伏期。


2011年,初创时期的蘑菇街,是依托于大电商存在的导购类产品,自己的命运始终掌握在别人手中。2013年后期,蘑菇街果断地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女性时尚和服务电商平台,向着自己的生态圈进行了一次大幅度转身,其自营平台的成交额在当年双十一就已经达到了1.2亿,2014年的双十一更是上升至4.26亿, 移动端占比高达78%。


据报道,蘑菇街在2015年双十一成交量是2014年的300%,移动端占比达到了87.3%,仅11月10日一天的交易额就已经突破了2014年双十一期间的4.26亿元。这些惊人的数据,标志着蘑菇街社会化电商转型取得成功,初步建成了包含买家、卖家、品牌、支付等要素在内的生态圈。

市场:深耕女性市场,从百亿到千亿的延展

每一次的转型,蘑菇街看似大刀阔斧的“壮士断腕”,实则是海纳百川的吸纳——将B2C、C2C的模式融入到社会化产品的平台中。它贴近的恰恰是这个市场所需要的精髓,所瞄准的女性市场也是它转型中不变的主旋律。


从一个针对于女性服饰的垂直电商,转型为针对女性潮流物品的社会化购物平台,市场规模随即从200亿元提升到2000亿元以上。而现在,蘑菇街又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海外。

核心价值观:自由、开放、简单、专注

目前,蘑菇街的员工总数超过1000人,其中技术人才占了一半以上。


“自由、开放、简单、专注”,这是蘑菇街对于员工的核心价值观。蘑菇街技术副总裁曾宪杰认为,即使是技术类职位,基本的技能也不是考量员工的唯一因素,人的价值观反而更重要。蘑菇街非常重视团队的氛围和环境,力求保持核心层的危机感,保持自我驱动,从而影响周围的人。


在蘑菇街,人人都有花名。直呼花名,减少了同事之间的距离感和层级感,消除了“总“的概念。大家可以在群里开CEO和创始人的玩笑,团队的融合度很高。


在蘑菇街,公司的战略需求和个人的需求都会被尊重。就算老板也都不会随便去干涉员工的想法,而更多的是去支持他们有创造性的意见,沉淀出价值,让大家有积极性去创新,不害怕犯错。


最后,再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数据,蘑菇街男女比例是1.2个攻城狮:1个时尚妹子!优秀的单身汉子速速投递你们的简历到招蜜!~

在招职位
轻戳职位,了解详情
移动端负责人 | 30-40K
iOS 研发经理 | 30-35K
排序策略 - 资深排序系统算法工程师 | 10K以上
招聘经理 | 15-22K
财务经理 | 15-22K
高级电商商家运营 | 25-34K
内容导购运营专家 | 30K以上
资深前端工程师 | 25-35K
iOS高级工程师-架构师 | 25-30K
资深前台产品经理/产品专家 | 10-33K
高级Java工程师 | 20-40K
招蜜
有观点 的招聘产品
招蜜,您的终生职业顾问
长按二维码并识别,关注招蜜
X